下班後,我刻意走了幾公里,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 —— 已經很久沒去健身房了 —— 到家已經是 9 點半。覺得有點累,一種深入骨髓的疲憊感襲來。想躺在沙發上,但我還是習慣性坐在了電腦前,敲下這些字。這些文字是為你寫的,也是為我自己寫的。
可以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:
"會不會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無趣,才會去探索 Web3?"
本來寫了很多唠叨的話,現在我全部刪掉了。關於 Web3 現在有浩如煙海的資料可查,我儘量不介紹 Web3 本身,我下面都只說自己的感想。
其實在進入 Web3 之前,我立志做一個戒網中年,戒除社交網絡上的噪音,安安心心做設計方案,讀書,記筆記,早睡早起。我也確實部分做到了,起碼我在微信上關閉了朋友圈,卸載了幾乎一切社交 app,也從來不看所謂的頭條 “新聞”。
現實生活其實挺好,我對生活要求不高,只要還能力量訓練,還能跑步,還能看電影,看書,還能做設計方案,我就覺得挺好。但 Web3 打破了我的戒律,它讓我不得不暫時從現實世界中抽離出來。我無法忽略展現在我眼前的新家園,我看到了這片新大陸上無數的可能性,我看到許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裡面 "學習"、"工作"、"生活"。我自己只算是在上新生培訓班。
你看,我說的是 "可能性",一個失意中年男最在意的東西,或許是一個迷夢。我絕對不會給你描繪這個世界有多 "好",絕對不會給你講一夜暴富的故事(雖然它的造富效應比現實世界強)。如果有人這麼 CX 你,它一定是想騙你錢。
講個刺激的故事:幾天前,Web3 世界中的一個市值前十的代幣 [[$LUNA]] 被某個金融大鱷狙擊做空,導致崩盤,跌去 99% 市價,它的崩盤甚至加速了整個 Web3 世界經濟體系的崩塌。它曾經是發展最快的新興力量,是萬眾矚目的 Web3 原生資產。但在 1-2 天內,它就幾乎灰飛煙滅。無數人因此傾家蕩產。
這好嗎?這不好,很不好。
我覺得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定義 Web3 世界到底是什麼,它是開放的,我和其他所有人都只是探索者,投資機構 A16Z 也是探索者,他們也不能定義 Web3 世界。未來,若干年後,Web3 世界是騙子橫行的被廢棄的垃圾場,還是催生出無數創新,變革人們合作關係,引領時代的新世界,很大程度上在於每一個參與者的貢獻。它的未來在我們手上。
就算萬一未來的某天,我們去中心化的理想沒有實現,Web3 世界如夢幻泡影般被政府和大資本接管,那我們作為早期建設者也應已然獲得比較豐厚的回報。我不是投機分子,但也不能否認,我非常樂於見到財富增長,如果它和理想實現這兩件事同時發生就更好。
**
"它的有趣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對新事物本身的興趣?"
不是。
這裡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:Web3 根本不是新事物。它只是圈內人給圈外人講的故事。這個故事是說,Web3 就是經過 Crypto 相關技術改造後的新一代互聯網。 其實 Web3 的本質就是 Crypto,Crypto 不是新事物。
我接觸 Crypto 大概是在 8 年前。我從同事的兒子那裡偶然間得知了比特幣這個東西。我把中本聰的白皮書完整看了一遍,我不能看懂密碼學的內容,但我能理解他的意思。中本聰在摘要中非常言簡意賅的提出了比特幣的幾個技術要點:點對點(去中心化),加密,區塊鏈…… 我當時只是驚嘆於這種黑客精神,出於支持買了 9 點幾個比特幣。
後來比特幣價格漲漲跌跌,覺得沒意思,過了一段時間就賣掉了,可能沒賺沒虧。此後我都遠離了幣圈,直到幾個月前,才發現 Crypto 世界已經不再是幣圈。
現在我們所謂 Web3 的核心技術,其實幾乎都由比特幣奠定基礎。
我進入 Web3 的原因是,我相信去中心化的理想,我相信個體在 Web3 中能得到更多尊嚴,能更自由(相比 Web2 時代)。